(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家有認知障礙症患者,隨 病情發展,言語能力會下降,吞嚥亦會有問題,日常照顧愈見困難。要幫助他們輕鬆生活,照顧者如何破解難題?今期言語治療師徐敏儀為照顧者提供實用建議。文:陳旭英 圖:張文智
記憶與語言 息息相關
養和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徐敏儀說(右圖),認知障礙症常見於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亦有早發病的較年輕患者,而香港的患者數字正不斷上升,故大家必須多加留意,如家人有病徵,就應及早求醫。
「認知障礙患者其中一個明顯特徵是無法處理短期記憶,無法記住最近發生的事,語言能力下降,亦是早期患者的其中一個病徵,如確診患病,患者的認知能力將逐步下降,包括記憶、說話和溝通能力會愈來愈差。記憶與語言能力又息息相關,記憶差自然無法準確以說話表達自己,故家人應作好準備,學習理解患者所思所想及掌握溝通技巧,方便照顧患者的生活。」徐敏儀說。
不同程度退化特徵
徐敏儀指出,說話及溝通能力是認知功能的重要範疇,隨 病情發展,語言能力逐步下降,以下是不同程度患者的語言特徵:
不能準確說出某些名稱(包括熟悉的人名、地名)或詞彙;說話過分重複,例如不斷查詢某家人在何處、是否已替她買了某些東西等。
難以理解較複雜的指示,例如教他用提款卡提款就涉及多個步驟,對患者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容易忘記說話內容以致無法回應或經常離題,例如正在討論午餐吃甚麼,患者可能突然說要寫信、看電視等不關連的事。用詞空泛,例如「 」、「呢 呢」、「阿邊個」一類。
說話雜亂無章,無法說出完整句子,對簡單的說話如「上街」、「吃飯」亦不理解,甚至只能重複別人的說話,例如問他「吃飯未」,他就回答「吃飯未」,只能用手勢、眼神或表情來表達意思,例如推開食物以示不喜歡。
學習與患者交流
徐敏儀說,溝通是雙方向的,即是我們要明白認知障礙症患者表達的意思外,我們亦要運用技巧令對方明白我們的意思,以下是溝通的小貼士:
合適的環境
例如寧靜、沒有其他噪音騷擾的地方,溝通時要靠近患者,眼望對方。如患者有視力或聽力問題,應幫其戴上眼鏡或助聽器。
對話要自然
以柔和的聲調望 對方說話,不應當患者是小孩看待,避免說「BB話」。
說話簡單易明
包括放慢速度,利用環境及物件輔助表達意思,例如指住衣服說「 衫啦」,用是非題詢問患者意見,例如「食飯定食麵」、「去唔去廁所」等。應少用開放式提問,例如「晚餐想吃甚麼?」,因患者未必能答得出。
保持溝通興趣
用患者熟悉的人和事來提高他的關注,例如他喜愛的粵語片明星或紅歌星、電視劇主角、劇情等。
尊重病者感受
要知道他們雖然未必能說出感受,但他們仍然有情緒、有感覺,故說話內容和語氣都應尊重及有禮,避免衝突。如患者不斷重複意思,都要耐心聆聽,並巧妙地轉移話題。
吞吃問題要留神
除了語言能力退化外,患者的吞嚥能力會受影響,到了中後期大多有進食及吞嚥困難情況出現。
徐敏儀說,外國數字顯示,有近七成在院舍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有吞嚥困難,肺炎是引致患者死亡的其中一種高危疾病,當中三成正正是與食物「落錯格」有關。因此言語治療師會在診斷問題後,與照顧者及醫護人員合作,提供安全及有效的進食或餵食方法,例如餵食者要與患者坐在同一視平 ,面對面地餵食,避免要患者仰頭進食。這些餵食建議,目的是讓患者得到充足營養,保持健康狀態,減少吸入性肺炎、脫水及營養不良等風險。
難題逐個拆解
以下是徐敏儀為有不同進食及吞嚥問題患者提供的解決方法:
1. 對於失去胃口及拒絕進食的患者,家人或照顧者可提供不同味道食物,或於餐前提供果汁、生果,輕微的酸味或可提高食欲。
2. 對於經常忘記進食的患者,家人可調校好提示器,又或制定時間表,為患者建立定時進食的習慣。
3. 對於食量過少的患者,家人可以少食多餐來調節,並提供營養補充劑,避免患者出現營養缺失情況。
4. 如飲用流質食物時容易嗆喉,可諮詢言語治療師或醫生,檢查後如情況適合,可用凝固粉加入飲料中,減少嗆喉機會。
5. 咀嚼或吞固體食物有困難,亦可諮詢言語治療師或見醫生做檢查,因應情況而建議進食合適質地如軟身、切碎或蓉狀食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