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鏗鏘集 - 心之所安

http://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hkcc&d=2014-10-27&p=858&e=&m=episode

市面上提供心理服務的專業人員,名銜總類繁多,有自稱「臨床催眠治療師」、「專業心理顧問」、「資深心理治療師」或「註冊臨床心理學家」,究竟如何分辨?

現時本港並未就心理學家這類輔助醫療人員設立規管制度,只靠行業自律,由心理學界自行成立學會自我監制。不過,當業界發現心理服務廣告的失實聲稱,或有心理學家專業失德,診斷錯誤,在現時制度下卻難以追究責任。

由於缺乏監管,也沒有一套由政府認可的資歷認可制度,市民如何才能獲取適切與專業的治療?

編導﹕徐岱靈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神奇鼻細胞 脊癱病人站起來了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脊髓受損造成癱瘓,一向被醫學界視為「不治之症」,但英國一項透過取用自身鼻細胞重建脊柱內神經細胞的最新技術已突破此障礙,成功讓一名下半身癱瘓四年的保加利亞前消防隊員恢復下肢知覺,目前更可在助行器輔助下走路和開車!

突破重建脊柱神經細胞障礙

該技術的發明人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雷斯曼(Geoffrey Raisman),受惠於其研究的第一人,為現年四十歲的保加利亞病患費迪卡。他在四年前遭利刃攻擊傷及脊髓,導致腰部以下癱瘓。費迪卡的手術是在波蘭弗羅茨瓦夫醫學大學(Wroclaw Medical University)進行,由世界最頂尖的脊髓修復專家之一塔巴諾(Pawel Tabakow)動刀。
塔巴諾取下病患鼻內專責修復嗅覺傳導神經且具罕見再生性的「嗅鞘細胞」(OECs),二週後再利用「顯微注射法」,將取出的細胞移植入脊髓受傷區域;並從踝關節取下一小段神經充當「支架」,使原已被切斷的脊髓神經元在「嗅鞘細胞」的「帶領」下,跨過「鴻溝」重新連結。此成果已於廿一日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細胞移植》(Cell Transplantation)。
雷斯曼教授在神經科學界享有盛名,曾飾演「超人」的已故演員克里斯多福.李維於一九九五年因騎馬意外癱瘓後也曾與他會晤。其研究由「尼柯爾斯脊髓損傷基金會」(Nicholls Spinal Injury Foundation)及「英國幹細胞基金會」(UK Stem Cell Foundation)共同贊助。
塔巴諾表示,費迪卡在接受手術後三個月,左腿長出了肌肉、下半身某些部分恢復知覺、下肢感覺到冷熱刺痛;四個月後,其知覺系統和行動功能開始逐漸恢復。
透過手術及在復健中心進行大量物理治療,費迪卡一年後已可利用平行槓或助行器行走。塔巴諾指出,若未經治療,費迪卡原本的復原機率不到一%。
學者稱比漫步月球更感人
醫學界過去深信「中樞神經系統無法重建損傷連結」,雷斯曼多所質疑。他以受困於高速公路上封閉路段且亟欲尋找出路的乘車者,形容自己「在做的事情就是修復高速公路」,並把費迪卡順利痊癒譽為「比人類漫步在月球上還要感人」。
雷斯曼希望其所開發的新療法可被其他神經外科醫生接受採用,也將把研究成果從脊髓損傷延伸到包括中風等其他種類傷害的治療。

過度催谷兒童屬精神虐待

【太陽報專訊】【本報訊】怪獸家長過度憂慮年幼子女輸在起跑線,安排子女參加過多學習及課外活動,超出子女的可承受範圍,或已屬精神虐待。防止虐待兒童會指出,今年首半年雖只有四宗精神虐待兒童個案,但相信是冰山一角,形容家長漠視兒童情緒需要、過度壓迫兒童與羞辱、驚嚇兒童等均屬精神虐待,如有家長安排十三個月大兒子上面試班,已屬過火踩界行為,呼籲家長按子女能力安排學習活動。
可致自殘甚至自殺
防止虐待兒童會昨日舉行跨專業研討會,多名專家探討本港精神虐待兒童的情況。該會總幹事何愛珠表示,精神虐待令兒童心理受創,窒礙身心發展,社會福利署去年共接獲十六宗精神虐待兒童個案,不過她認為實際數目不止於此,「唔好以為淨係鬧呀、唔理個細路先係精神虐待,要個幾歲小朋友做十幾歲先做到嘅嘢,佢承受唔到,一樣係精神虐待」。
遭受精神虐待的兒童可能出現行為倒退,如遺尿、學業成績轉差等問題,亦會令智力、情緒及社交方面發展遲緩,嚴重者更可能傷害自己或有自殺念頭,何愛珠促請家長留意子女情緒,按子女興趣及能力安排適當的遊戲及學習活動;她亦促請政府關注兒童及家長需要,為家長提供支援及輔導,保護兒童健康成長。
今年首六個月,社署共接獲四百二十六宗虐待兒童個案,當中身體虐待及性虐待分別佔二百及一百四十七宗,精神虐待僅佔四宗,有與會專家認為有關數字未必可反映真實情況,因精神虐待難以被證實及定罪,相信有不少個案未被識別,故促本港參考英國修訂相關保護兒童法律,跟進兒童被精神虐待的問題。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陳沃聰指,不少兒童目睹家庭暴力事件後,心理承受嚴重創傷,「見到父母打打鬧鬧,兒童心理發展都有影響」,認為應考慮把虐待兒童定義擴闊至涵蓋兒童目睹家暴,並對該些兒童作適當跟進和輔導。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一肝歷三主 移植11年再用

[2014-10-17]文匯報
瑪麗首創港二度移肝 救壯年健美先生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袁楚雙)香港每年約有100名患者等候進行屍肝或活肝移植,惟近年的屍肝捐贈數目遠遠追不上病人需求,令當中約33%病人因等不到肝臟移植而病逝。瑪麗醫院本月初進行全港首宗遺贈肝臟二度移植的手術,成功將一名11年前曾接受屍肝捐贈並於本月初死亡的男士屍肝,再移植到另一名患急性肝衰竭患者身上,令病人成功逃出鬼門關。參與手術的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盧寵茂昨日指出,全球有關遺贈肝臟二次移植的個案寥寥無幾,亦甚少會相隔多年才再移植,是次個案將載入文獻紀錄,為本港遺贈器官揭開新一頁。
一個肝臟體驗了三次人生。蘇先生2003年因乙型肝炎引發肝硬化,出現肝昏迷及肝腎綜合症,需入住深切治療部留醫,病危之際獲一名腦死亡的67歲男病人捐出肝臟,得以延續11年生命。蘇先生今年不幸中風,本月1日被診斷腦死亡,其女兒蘇小姐憶述,當初知悉有器官獲贈時的那份希望,不只可延續人的生命,更可令一個家庭重生,故即時答允將父親的肝臟、兩個腎臟及眼角膜捐出。
蘇先生的肝臟被移植至同樣患有乙型肝炎的健美先生黃宏勝身上,年僅37歲的黃宏勝上月中因乙型肝炎引發急性肝衰竭,本月2日接受移植手術,現時康復情況良好,料數天內可以出院。黃昨日在記者會上感慨地道,之前眼看健康每況愈下感到十分絕望,在談及家人與女友在他命危期間辛苦照料,更一度落下男兒淚。當知道換肝的機會來臨時,他由衷表示「真係好開心」。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肝臟移植團隊為黃宏勝進行全港首個肝臟二度移植手術,同時亦是首次將乙肝帶菌者遺贈的肝臟移植到另一名病人身上。肝臟移植中心總監盧寵茂表示,全球進行同類型手術的次數僅數十宗,而且大多由於病人對移植肝臟出現排斥,要在短時間內摘取肝臟,再將肝臟移植至合適的病人體內,「甚少會隔十多年後才取出再進行移植,因此會將今次病例載入文獻。」
眼角膜亦有可能再移植
至於能否再作第三次移植,他認為肝臟本身有重生能力,經過小心評估仍有可能再作移植,而理論上其他器官如眼角膜也有再移植的可能性,但強調乙肝病人的肝臟絕不會移植至沒有乙型肝炎的病人體內。
手術中主責摘取肝臟的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外科部助理教授黃楚琳指出,手術前要檢查移植肝臟的乙型肝炎各項指數是否受控,術中亦要進行冰凍切片檢查肝組織,確保肝臟正常。
他表示,再度移植的風險主要是肝臟經過一次移植後,會在病人體內產生一層包裹肝臟的黏連,將肝與肚皮緊貼,加上肝臟有幼細血管,因此須非常小心切除,以免移植的肝臟內有損傷影響接駁效果。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每吸一支煙 短14分鐘命


抽煙、酗酒、吸毒有多折壽?戒毒網站「treatment4addiction」參考美國衞生及公共服務部的資料,量化各項壞習慣的折壽情況,發現每吸一支煙壽命就減14分鐘,若每天吸20支即短命10年、每天喝兩瓶酒亦會短23年命。吸毒殺傷力更強,冰毒及海洛英成癮者平均壽命只有38歲,而長期服用美沙酮平均亦只能活到41歲。網站指以上只是大概概念,但希望起到警惕作用。
英國《每日郵報》

三分一港人精神不健康


新報 2014年10月15日

■有調查機構指,港人健康精神指數下降,當中以年輕人的精神健康最不理想。

【新報訊】有調查指,港人健康精神指數下降,約三分之一受訪市民的精神健康欠佳,當中以年輕人的精神健康最不理想。負責調查的團體建議,如果市民時常失眠、無胃口等,可能反映精神健康出現問題,應及早尋求協助。

年輕人指數跌幅明顯

由多個機構組成的「2014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的工作小組,在今年7至8月,訪問了1,500名市民,當中369位為長者,以了解受訪者的身心健康質素,從而鼓勵市民關注精神健康。
結果發現,香港人的健康精神指標欠佳,以100分為滿分,三分之一受訪者的分數低於50分,有關比率較去年同類調查的兩成半,有明顯增幅,整體平均分亦較去年的59.72分低,只有55.93分。而當中年輕人(15至24歲組別)的精神健康指數出現明顯跌幅,調查結果值得關注。
調查亦發現,約八成的受訪者從家人得到足夠情緒支援,約三分之二受訪者從朋友得到支援。另外,在面對逆境時,超過半數受訪者期望伴侶可支持陪同,其次是子女。
調查亦發現,兩成八的受訪長者精神健康指標低於50分,另外,以34分為總分,約四分之一的受訪長者生活滿意度低於20分。籌委會認為,隨着人口老化,情況值得關注。

培養青少年抗壓能力

籌委會建議,如果市民時常失眠、無胃口、情緒持續焦慮,反映精神健康可能出現問題,應及早尋求協助
另外,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建議,把精神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培養青少年面對壓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另一名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立基則建議,市民多留意家中長者自理能力對長者的心理影響,若發現他們出現情緒問題,要及早尋求協助。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LACK OF SLEEP ALTERS HUMAN GENE ACTIVITY

Monday 25 February 2013
Latest researc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 has found that as little as one week of inadequate sleep is enough to alter the activity of hundreds of human genes.
Latest researc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 has found that as little as one week of inadequate sleep is enough to alter the activity of hundreds of human genes.  The research monitored the activity of all genes of the human genome and found that inadequate sleep (less than 6 hours a night) affects the activity of over 700 of our genes.  These included genes which are linked to controlling inflammation, immunity, and the response to stres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adequate sleep reduced the number of genes that normally peak and wane in expression throughout the 24-hour day from 1,855 to 1,481.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genes affected by sleep deprivation was seven times higher after a week of insufficient sleep.
Sleep deficiency leads to a host of significant health conditions including obesity, heart diseas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but until now scientists were unclear how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were altered by insufficient sleep. Thes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on the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 linking sleep and overall health. 
Derk-Jan Dijk, Director of the Sleep Research Centre at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 says:
“This research has helped u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insufficient sleep on gene expression.  Now that we have identified these effects we can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links between gene expression and overall health.”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of researchers consisting of physiologists,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 experts and experts in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Colin Smith, Professor of functional ge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 says: “The current interest in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as determinant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s a vital area of research.  By combining our expertise in sleep and ‘genomics’ (the study of the full complement of our genes), we are starting to make breakthroughs that will have an impact on ou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poor health arising from insufficient sleep.”
The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the Air Forc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 part by the 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MEDIA ENQUIRIES

Peter La, Press Off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 Tel: +44 (0)1483 689191, or Email mediarelations@surrey.ac.uk

醫生話你知 (Trust Me, I'm a Doctor)

星期一 晚上9:30 明珠台




首播日期: 2014.10.13
現代人追求健康和健美,服食各類補品、營養素、維他命,努力做運動,希望瘦身,保持身型窈窕……要保持健康,殊不容易,究竟有何良方預防疾病及保持體態健美?《醫生話你知》由BBC著名醫學節目主持人Michael Mosley及專業醫家團隊主持,一連三集,為大家解構各種常見疾病的成因,如感冒、失眠、頭痛等,更會解答不少有關健康的謎題──經常飲咖啡會否引致癌症?運動以外,還有什麼改善健康的方法?多睡覺是否能有助減肥?經常坐著會否比吸煙更危害健康?諸此種種奇難雜症,主持人Michael會透過到訪世界頂尖的醫學研究醫院,甚至親身參與試驗的方式,驗証答案。

糖尿病人福音 治療法有突破

星島日報 – 2014年10月11日星期六上午5:55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治療一型糖尿病方面取得突破,他們研發出大量培植胰臟貝他細胞(Beta Cells)的方法,再將這種產生胰島素的細胞移植給糖尿病患者,讓他們毋須再注射胰島素,有醫生指這可能是抗生素面世以來最重大的醫療突破。
  負責研究的哈佛大學科學家梅爾頓(Doug Melton,見圖左)表示,兒子薩姆在嬰孩時確診患一型糖尿病,他自此埋首研究治療方法,至今已二十三年。糖尿病一型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通常年幼病發,體內的免疫系統殺死所有胰臟貝他細胞,患者血糖水平波動很大,每天需注射胰島素數次。
  梅爾頓的小組找到有效方式,將幹細胞變成數以百萬計貝他細胞。他們對細胞進行實驗室測試,發現細胞能生產胰島素,對血糖有反應。將細胞移植到老鼠測試,證實細胞正常運作多月。

  梅爾頓表示正對動物進行測試,研究「欠一步就到終點」,希望數年後用於治療人類。英國糖尿病協會的埃利奧特形容治療將「改變」一型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要接受胰島素注射的一成糖尿病二型病人也受惠。倫敦大學學院的再生醫學系教授梅森更形容,研究可能「等同於抗生素及細菌感染,是改變醫學的關鍵」。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移植專家奧伯霍爾策更預測,研究可望「在糖尿病歷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