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如何選擇鈣片

乳糖不耐症/過敏或有特殊需要人士

碳酸鈣 (calcium carbonate) - 吸收率: 35%
果酸鈣 (calcium citrate malate) - 吸收率: 27%
磷酸三鈣 (tricalcium phosphate) -  吸收率: 25%

而鈣含量最好每次為 500 毫克或以下

孕婦晨吐 (Morning sickness)

飲食管理

  • 少食多餐
  • 避免空肚
  • 吃含碳水化合物的小食,如餅乾,乾麥片,吐司
  • 嘗試食物中加薑片
  • 分開進食液體和固體食物
  • 運動,噪音、光線太亮和惡劣天氣下也可以增加噁心
  • 雖然補充維生素B6 有時被建議使用,但科學證據仍然有限 (使用時,最好向醫生或營養師咨詢)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美一男子患“自動發酵綜合症” 腸道自產酒精

【環球網報道 實習記者 王莉蘭】法國《費加羅報》9月25日報道稱,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人體的腸道可以利用從食物中得到的糖分發酵產生酒精。
報道稱,美國一名61歲的男子數年前在醫院急診室說自己的頭又疼又暈。酒精測試結果顯示這名男子每升血液的酒精含量達到了4克,這一數字為美國相關法律規定比率的5倍。但是,該這名男子肯定自己沒有喝酒。
在這名男子第一次入院的兩年後,醫生為了消除懷疑進行了一次實驗。他們對這名男子實行了24小時隔離。在隔離期間,男子大可飽餐富含糖分的食物,但是無法獲得任何含有酒精的飲品。同時,醫務人員每隔兩小時都會對男子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進行分析。然而,在男子進食午餐數小時後,其每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到了約兩克。
報道指出,這一臨場病例引起了數名研究人員的興趣。數月前,這些研究員在某醫學報刊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在報告中,他們給出了結論,即該男子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自動發酵綜合症”,這一病症使得該男子的身體器官可以自己產酒。

漢堡王低脂薯條 撼麥當勞

【經濟日報專訊】兩大美式快餐集團漢堡王(Burger King)及麥當勞(McDonald's)之爭白熱化,前者在美推出新薯條,打正旗號稱脂肪含量比對手低4成;漢堡王近年引入多款正宗健康食品,今次似要調整策略。
 
薯條一向被視為垃圾食物,在美銷量有緩慢下降趨勢。市場調研公司NPD Group指出,2011年薯條佔美國餐廳食品的13.2%,比2004年數字下降1.3個百分點,惟至今仍是僅次於汽水的第二受歡迎食物。



脂肪及卡路里 低逾3成

漢堡王今次與馬鈴薯供應商McCain合作,獨家推出低脂薯條「Satisfries」,在廣告中直接與麥當勞同類產品作比較,指以每70克分量計算,脂肪及卡路里含量分別低4成及3成,明剃麥當勞眼眉。惟以漢堡王細薯條分量計算,新產品仍有270卡路里,只較公司的傳統薯條少兩成。

公司透露,低脂薯條的秘密在於脆漿。快餐店出售的薯條都塗有一層脆漿,增強口感之餘,鎖住馬鈴薯的水份和味道;然而脆漿相當吸油,成為高脂的元兇。漢堡王與McCain利用兩年時間,開發出一種吸收較少油份的脆漿;根據協議,同為麥當勞供應商的McCain不得向其他公司出售新產品。

漢堡王稱,新薯條製法及味道均與傳統薯條一致,顧客及職員只能從前者的波紋形狀加以識別。公司將免費為兒童「升級」低脂薯條,成年顧客則要額外付出30美仙(約2.3港元);一份細低脂薯條售價為1.89美元(約14.6港元)。

貴逾1成 兒童免費「升級」

事實上,漢堡王近年已引入紅莓蘋果沙律及芒果冰沙等健康食品;公司營銷總監希爾紹爾恩(Eric Hirschhorn)表示這些產品賣得不錯,但相較薯條是「蚊同牛比」。

他更直言,要在菜單中加入健康食品很容易,惟實際上卻沒人會買。

漢堡王現在似乎正調整策略,抓住顧客饞嘴又不願承擔後果的心理,把注意力從正宗健康食品,轉移至重新包裝的垃圾食物,希望收窄跟最大對手麥當勞的差距。

兩大快餐巨頭競爭日益激烈。麥當勞上月底開始在美售賣脆香雞翼後1日,漢堡王隨即推出1美元(約7.75港元)薯條漢堡,明顯有意搶佔對手的1美元食品市場;該市場協助麥當勞7月全球銷售額錄得0.7%增長。

25%市民「精神健康」不及格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 政府將每年十月定為「精神健康月」,有調查發現,在受訪一千名市民中,四分一人的「精神健康指數」不及格,較去年的三成五低;其中以三十五至四十四歲,及四十五至五十四歲群組的改善最顯著。但在遇到困難時,僅三成七受訪者會積極處理問題;一成三人甚至選擇不處理問題,他們的平均精神健康水平均不及格。有醫生表示,勞動人口精神健康有改善,相信與失業率近年維持低水平,及最低工資提升有關。他提醒市民遇到困難時,要積極面對,尋找家人、朋友等支援,否則問題只會一拖再拖,一旦爆發便不可收拾,並建議學校將精神健康教育納入課程,及早教導青少年如何管理情緒和壓力。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擅取病人資料研究 見習醫生承認失德

09 - 24 - 2013 

【明報專訊】2003年中大畢業的西醫黃X健,在公立醫院任精神科見習醫生期間,為完成論文通過專科考試,遂在院內做病人研究及利用醫院系統收集病人資料,但事前未經病人及醫院同意,之後又在論文偽造數據,結果遭取消應考資格,更被告上醫委會。
黃昨承認6項專業失德罪,聆訊將於下月14日有裁決。

為做論文通過專科考試

案情指出,黃在2009年7月至翌年3月,曾在九龍中聯網精神科擔任見習醫生,當時他正做一項有關華籍愛滋病人精神病病發率的研究,以通過最後階段的精神科專科考試,但他無得到醫院道德事務委員會批准和病人同意,便在院內做病人研究,以及使用公立醫院病歷系統內病人資料,之後又在論文中作虛假聲明和偽造數據,如論文聲明研究對象為診所病人,但其資料均來自住院病人。

已遭取消見習資格

黃昨自辯稱曾向醫院作研究申請,但聲稱不知須獲批才能展開研究,承認自己做法錯誤、行為愚蠢,但強調無影響病人治療。控方傳召4名專家證人作供,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張復熾稱曾調查事件,已取消黃的見習及會員資格,黃以後不能應考精神科專科試。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適溫適食 (食物微生物學)

 
  • 細菌在攝氏4至60度的環境下會以幾何級急速繁殖,在攝氏4度或以下或60度以上繁殖速度則會減低。所以冷藏食物要貯存於攝氏零下18度以下,冷存食物的溫度必須在攝氏4度或以下,熱存食物溫度則要達攝氏60度以上才符合標準

  • 此外,要確保食物安全,還要緊記「室溫兩個鐘」,即容易變壞的食物存在室溫不超過兩小時,可放入雪櫃待用;如擺放超過4小時,則不宜食用

      節錄:食物安全中心二零一二季刊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長壽食療 (Eat, Fast and Live Longer)

TVB Pearl  23/09 Monday 9:30PM

   (click 圖自動放大)

食物酸鹼的謬誤

       上課時,太太班經常問有關食物酸鹼的問題,但事實上並無科學根據,以下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食物酸鹼的詳細解析:


       在食物化學研究中,食物可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或稱為呈酸性食物或呈鹼性食物)。分類的根據是按照食物燃燒後所得灰分的化學性質,灰分中含有磷、硫、氯元素較多的溶於水後生成酸性溶液,而鉀、鈉、鈣、鎂含量較多的灰分則生成鹼性溶液。這種研究主要用於評價食物的化學性質,特別是食物礦物元素含量的測定中使用很多。另外,測定食物的灰分還可以判斷一些食物的加工精度。

       在近年的一些科普文章中,有關食物酸鹼性質的宣傳主張“選擇食物要注意酸鹼平衡”,並且特別強調酸性食物對健康有害。有些宣傳在我國居民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這些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因而不值得提倡。


      首先,食物灰分是食物燃燒後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與食物在體內代謝的性質是不同的。食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吸收和各種複雜的代謝反應,形成數以千計的產物。這些產物有酸性、鹼性,還有很多呈中性。血液的酸鹼度是各種代謝產物綜合平衡的結果,不是僅僅由食物燃燒後剩餘的幾種礦物元素就可以決定的。


      其次,雖然食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但人類在長期適應膳食條件下,體內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緩衝系統和調節系統,以保持內環境(主要是血液)的酸鹼平衡。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恆定保持在7.35~7.45的範圍,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改變,除非在消化道、腎臟、肺等器官發生疾病造成人體代謝失常時,才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文獻檢索未見因為日常攝入食物不同引起健康人血液pH改變的研究資料,也未見到因為血液pH變酸而至有關慢性病增加的科學依據。

      另外,“食物酸鹼平衡論”還宣傳“穀類、肉類、魚和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可以導致酸性體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的發生;蔬菜水果屬於鹼性食物,能糾正酸性體質,防治慢性疾病”。實際上,蔬菜水果能夠預防上述慢性病的發生,是因為它們產生能量低,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及對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而不是所謂鹼性的作用。按照“酸鹼平衡論”,如果糾正“酸性體質”就可以預防慢性病,那麼每天服用小蘇打(碳酸氫鈉)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顯然,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食物多樣化,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建議“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還提出“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都是根據近年來營養學的研究成果,為改善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而提出的膳食措施。按照“食物酸鹼平衡論”,將魚、禽、蛋和瘦肉等食物都歸類為“酸性食物”,將使廣大居民在選擇食物時處於無所適從的境地。上述食物都是人體能量、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食物來源,缺少了這些食物,就必然造成居民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缺乏,如此則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以及成年人的營養狀況將無從保證!所以,在有關平衡膳食的宣傳中,應當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大力提倡“食物多樣化,穀類為主,粗細搭配”的平衡膳食原則,使人們在享受豐富食物的同時,汲取充足而合理的營養。

資料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致肥元兇 (The Men Who Made Us Fat)

TVB Pearl  26/09-10/10 Thurday 8:3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