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手術前服「冬蟲夏草」 星婦亡



【經濟日報專訊】被喻為「軟黃金」的冬蟲夏草近年成熱銷保健品,但新加坡一名58歲女子在進行腦膜瘤切除手術前,瞞着醫生食用冬蟲夏草健康食品,手術後顱內大量出血,導致死亡,當地醫生懷疑與冬蟲夏草有關,籲術前兩周停食。
本港中醫師及外科醫生均提醒病人,手術前勿亂食保健產品。
《海峽時報》報道,該名患良性腦腫瘤的女病人,去年疑在進行腦膜瘤切除手術前,沒向醫生申報她服用了含有冬蟲夏草成分的保健品,手術後出現廣泛腦出血。她兩次接受手術取出血塊,惟很快又再出現血塊,病人最終不治。
癌病小童孕婦 不宜進食
死者驗屍報告指出,獨立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神經外科主管Yeo Tseng Tsai通過文獻發現,冬蟲夏草所含有的腺(adenosine)物質,延長血流的時間,故認為該名女病人很可能手術前進食冬蟲夏草致不尋常出血。
事實上,剛在今年發布的醫學文獻指出,腺會遏抑血小板的凝血功能。
新加坡國家驗屍官Marvin Bay認為,為了安全起見,接受手術的患者應注意醫學文獻的建議,在手術前兩周應停止進食冬蟲夏草。
術後調養 宜先諮詢中醫
註冊中醫師石敏棋表示,冬蟲夏草屬補而不燥的非活血中藥,直言對事件是否單純透過服用冬蟲夏草而引致出血問題存有疑問,認為屬個別事件,但強調癌症病人及小朋友可免則免,亦不建議中風病人及孕婦服用冬蟲草,因對他們不具特別作用。
另一名註冊中醫師宋直昇則指,病人如欲在手術前服用冬蟲夏草或其他中藥保健品,應先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以免影響病情;病人亦應在開刀後一至兩星期才服用補品,事前最好請教中醫。
宋稱,冬蟲夏草可提升免疫力及安神,對於接受化療及電療的癌症病人,當身體虛弱時,最適合提神;由於可提升免疫力,對敏感症亦尤有幫助,其次亦可改善睡眠質素。
外科專科醫生林哲玄及朱建華均表示,過往曾有病人因在手術前服用了行氣活血的中藥,如當歸、田七等,而致手術期間難以控制止血情況。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Health talk - 題目: 長壽飲食 (18 May 2016)






Organization: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持續教育中心

Title:  長壽飲食

Date: 18 May 2016 (Wed); 7:00 - 9:00PM

No. of audience: 30 人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13個香港新詞加入《牛津詞典》 「Milk Tea」「Char Siu」有份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牛津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公佈三月份新加入的詞彙,其中特別註明由13個新加入的詞彙是來自香港,一半都是與食物有關,包括「叉燒」(Char Siu)、「燒味」(Siu Mei)、「奶茶」(Milk Tea)、「飲茶」(Yum Cha)、「大排檔」(Dai Pai Dong)、「濕貨街市」(Wet Market)。
其餘的詞彙包括一些很本土的翻譯,包括「援交」(compensated dating)、「繳費處」(Shroff)、「夾心階層」(Sandwich Class)、「街坊」(Kaifong)、「利是」(Lucky Money)及「休憩處」(Sitting-out Area)等。至於以普通話翻譯的「關係」(Guanxi)亦歸類入新修訂的香港詞彙。
作家陶傑表示,香港過去是華人社會中使用英語最多的地方,但97後香港失序,「又有本土派,又有方言,又有廣東話,溝雜到亂晒大籠。」外國因為關注香港情況,所以透過互聯網了解香港而造字,「大排檔呢啲係本土派散佈出去......夾心階層(Sandwich Class)喺外國冇貶義,但喺香港就代表受地產商壓逼嘅小市民,好有地道香港特色。」

高血壓治本關鍵

【星島日報報道】眾多心臟病患中,以高血壓最為普遍的同時,又較難以察覺,患者往往待出現嚴重徵狀後才求醫。今周末(5月14日)是世界關注高血壓日,有專科醫生強調,只要及早查找致病成因,配合治療及調節生活習慣,部分高血壓是可以根治,毋須永久服藥。
  高血壓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兩大類,前者可因腎臟問題、血管病變收窄、內分泌失調或受藥物影響等引致,後者則原因不明。雖然當中以原發性的較為多數,但無論是原發性或繼發性,長期高血壓會有損血管健康,最終引發冠心病、中風及腎病等一連串與血管有關的疾病。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說:「只要使用合適的治療和配合改善生活習慣,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病況都可以受控,從而減少血壓過高對人體器官的破壞。如果屬於繼發性高血壓,一經妥善治理病因後,更有可能完全擺脫高血壓的困擾。」
  可惜很多病人都未能認清高血壓的可怕之處,常有不依時服藥,拒絕治療的情況。
  「這是由於一般的高血壓患者,只有在劇烈活動時才會較明顯的胸悶不適、胸口痛、呼吸沉重或雙臂麻痹等典型症狀,因而令多數患者都沒重視此症。如待至平日安坐及不活動時也出現上述症狀,代表病情已十分嚴重,甚至有可能引發急性心臟病。隨著人口老化,現時老人的高血壓標準指引已逐步放鬆,上壓由140mmHg增至150mmHg,下壓則由80mmHg增至90mmHg,但具體個別情況還需要由專業醫護人員判斷。然而如兒童或青壯人士突然出現高血壓,應盡早接受檢查,了解是否由其他疾病引發。」黃醫生解釋。
  現時治療高血壓有幾類主流藥物,例如利尿劑降壓藥、鈣離子阻斷劑、乙型阻斷劑和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等,各自以不同機理來改善血壓。由於不同患者的情況和病因各異,因此必須對症下藥,方可奏效。
  不同藥物均有各自的副作用,例如利尿劑降壓藥有可能引致電解質失衡、脫水;鈣離子阻斷劑則可引起水腫、牙齦腫脹;乙型阻斷劑有可能妨礙肢體末端血循環、影響男性性功能等。至於較新型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或可令患者出現乾咳不適。而部分藥物或會影響其他疾病的病情,因此患者個人狀況影響用藥選擇,亦為一大關鍵。

Counselling Practice in Healthcare Setting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體外培育人類胚胎時間創新紀錄

2016年05月05日 17:43    稿件來源:新華社
  香港新聞網5月5日電 兩個國際科研團隊4日報告說,在實驗室中成功讓人類胚胎發育至最長13天,打破了之前9天的紀錄。這不但能讓研究人員更深入了解人類胚胎早期發育過程,相關技術未來也有助改善體外受精的成功率。
  據新華社報道,這兩個團隊分別由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主導,分別在《自然》和《自然·細胞生物學》發表了報告。兩項研究都使用了後一個團隊的體外胚胎培養技術。此前的實驗為了模倣子宮環境,會將胚胎置於一層母體細胞中來發育生長,劍橋大學團隊開發的新方法則使用了含氧量更高的凝膠基質來取代母體細胞。
  兩個團隊都在報告中描述了人類胚胎發育第10天到13天的各種事件。例如,洛克菲勒大學團隊觀察到一個細胞群會在胚胎發育約第10天時出現,但到第12天又消失,這個細胞群在最高峰時會佔到胚胎總體的5%至10%。研究人員說,目前還不清楚這個細胞群的作用,它們有些像一個“臨時器官”,就像人類胚胎發育到一定階段會出現的尾巴,但這個尾巴在嬰兒出生前會消失。
  劍橋大學教授馬格達萊娜·澤內卡-戈茨參與了兩個團隊的研究。她說,長久以來研究人員都無法深入探究人類胚胎在早期發育階段的奧秘,如今利用這項新技術,能更好地探索一些與生育相關現象的發生機理。此外,利用實驗中觀察到的數據以及所使用的體外培養技術,未來也有助提升體外受精的成功率。


  許多國家都對人類胚胎研究有倫理限制,比如美國和英國規定,培育人類胚胎不能超過14天。因為過了這個時間節點後,胚胎就被認為進入了原腸胚階段,可以被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上述兩個團隊都主動遵守了這個限制。不過研究人員也認為,使用現有技術,即使培育胚胎超過14天,其能繼續存活的時間也不會長。(完)

「有仔趁嫩生」趨升 帶動人工受孕增


【經濟日報專訊】港女遲婚遲生育普遍,但近年「有仔趁嫩生」潮流有復興之勢,惟年輕也未必可隨時當媽媽。
政府統計顯示,需要接受人工受孕的26至30歲少婦,在6年之間倍增至逾400宗。有婦產科醫生指出,有年僅23歲的港女也求診求孕,亦有不足30歲的女性須透過試管嬰兒當媽媽。
根據統計處數據,2014年每千名25歲至29歲的女士,有61人誕兒成為年輕媽媽,較2004年的59人及2009年的54人增加,而30至34歲的女性生育率在同期也見升勢。
30歲以下孕婦 增幅逾2成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臨床所見,雖然孕婦仍以年長為主要,由前年起明顯見到30歲以下的年輕孕婦趨增,增幅約2、3成,他認為與教育資訊均指「生仔愈後生愈好」、體力亦較易恢復有關:「港媽見過最年輕20多歲,如果單非媽媽19歲都見過。」
年輕媽媽持續上升,帶動接受人工受孕港女數目亦有增無減。
根據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數據,本港接受生殖科技治療者數目(不包括夫精及他精人工受孕人數)由09年的2,166人,增幅逾1.8倍至2014年的6,176人;當中更以21至25歲、26至30歲兩年齡組群的增幅最勁,分別由09年的8宗及160宗,增至前年的58宗及573宗,增幅高達6.3倍及2.6倍。
26至30歲人工受孕 6年倍增
另外,接受夫精人工受孕的個案,同樣由09年的2,522宗增至3,682宗,當中同樣以26歲至30歲的年齡組別增幅最高,6年間由201宗增逾1倍至409宗。
婦產科專科醫生藍寶梅表示,近年30歲以下需人工受孕的個案有上升趨勢,「5年前10個都無1個,現在10個會有1個」,最年輕求診女士僅23歲,經評估後發現其約36歲伴侶的精子質量有問題,致未能成功懷孕。
她認為,年輕個案趨增與提早進行婚前檢查發現問題有關,亦有因受長輩催生壓力等,半數經檢查後發現有卵巢多囊症,因經期紊亂及未能排卵,致難以生育:「現平均每年有40至50個年輕個案,當中20至30個最終需人工受孕。」
曾經有一名年近30歲的少婦,與丈夫嘗試生育兩年不果,求診時始知患卵巢多囊症,服食掛卵藥等仍不成功,終於需要透過試管嬰兒生育。
「抽了30粒卵子,已算偏多,但最終僅得一粒成功做(試管嬰兒)。」她說。
朋輩成功懷孕 生育壓力大
藍寶梅指,求診的年輕夫婦不少因眼見朋輩成功懷孕,因而有一定的心理壓力,「他們會覺得,年紀較輕,懷孕的成功無百分百也至少有9成,沒有想過20多歲原來也會有懷孕不成功的機會。」加上他們對醫學技術幫忙的期望高,冀向婦產科專科醫生了解當中原因,以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