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Gut Microbiome and Health


Hong Kong Pathology Forum 2015

Hong Kong Pathology Forum 2015

6 & 7 February, 2015 (Friday & Saturday)
Room S421, 4/F (Old Wing)
Hong Kong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re
Wan Chai, Hong Kong

HOU PAO-CHANG MEDICAL MEMORIAL FUND LECTUR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with emphasis on preinvasive lesions
Professor Yasuni Nakanuma
Department of Human Pathology, Kanazaw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Japan

JAMES GIBSON LECTURE
The emerging molecular taxonomy of vascular tumors
Professor Brian Rubin
Soft Tissue Pathology, Robertt J. Tomsich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 Institute, Cleveland Clinic, USA

Upper Gastrointestinal and Hepatobiliary Diseases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with emphasis on preinvasive lesions
Professor Yasuni Nakanuma
Department of Human Pathology, Kanazaw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Japan

Update o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Professor Brian Rubin
Soft Tissue Pathology, Robertt J. Tomsich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 Institute, Cleveland Clinic, USA

Prognostication after esophagectomy for cancer
Professor Simon Ying-Kit Law
Department of Surger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orensic Science and Toxicology
Advanced laboratory medicine in toxicology
Professor Ching-Wan Lam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rough a looking glass” – postmortem laparoscopy
Dr Philip Swan-Lip Beh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volution in the forensic investiga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shifting paradigm and the role of a forensic pathologist in a molecular autopsy program
Dr Kristopher Cunningham
Ontario Forensic Pathology Service, Ontario Ministry of Community Safety & Correctional Services, Canada

Hematolymphoid Pathology
T and NK-cell lymphoma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practical issue in the diagnosis
Dr Wah Cheuk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Queen Elizabeth Hospital

Targeted therapy in lymphoid neoplasms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rofessor Yok-Lam Kwong
Department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dvanced Technology in Pathology
Digital workflow in anatomical pathology – on track to patient safety and beyond
Dr Kam-Cheong Le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Non-invasive screen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Professor Wai-Keung Leung
Department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novative use of technologies in teaching pathology
Professor Ui-Soon Khoo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enal Pathology
Renal pathology after non-renal transplantation
Dr Gavin Shueng-Wai Chan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Queen Mary Hospital

Triad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Dr Janette Siu-Yin Kwok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Queen Mary Hospit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glomerulus
Professor Peter Mathieson
President and Vice-Chancellor,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ME/CPD Accreditation
Colleges of Hong Kong Academy of Medicine
MCHK CME program for non-specialists
MLT Board CPD Program

Registration Fee: HK$300 (Waived for Pathology staff of HKU/QMH/HKU-SZ Hospital)

Registration Deadline: 30 January 2015 (Fri)

For registration and further details, please visit www.patho.hku.hk or contact the Forum Secretariat at Tel: (852) 2255 3967 / 22555575, Fax: (852) 2218 5250 or Email: hkpf@hku.hk.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人體潛能超極限

2015.01.19 -  第1集
播出日期: 2015.01.19 (一)
 
奧運選手長期接受密集式嚴格訓練,所承受的壓力之大,絕非常人所能想像。《人體潛能超極限》以奧運精英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他們如何發揮人類潛能極限,將壓力轉化成動力。都市人生活壓力大,節目亦會提供不少有用建議,與觀眾一起減減壓。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體重過重易罹患10種癌症

(法新社巴黎13日電) 英國1項針對5百萬成人所做 的研究顯示,體重過重者更容易罹患10種常見的癌症, 因此今天有人呼籲應該要有更嚴格的減肥方案。 研究人員每年計算1萬2000件與10種癌症相關的病 例,結果顯示這些病例起因於體重過重。 研究刊登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是目前這類型中規模最大的研究。聲明說:「如果趨勢 再這樣下去,每年可能額外多出3500例癌症。」 根據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數值,25到29.9之間 屬於過重,30以上則是肥胖。 BMI數值每增加5,罹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子宮癌增 加62%,膽囊癌31%,腎臟癌25%,子宮頸癌10%,甲狀腺 癌9%和白血病9%。 BMI數值越高,罹患肝癌的機率增加19%,大腸癌 10%,卵巢癌9%和乳癌5%,儘管以上這些癌症會被其他 因素影響。 然而,BMI數值偏高的人罹患攝護腺癌和停經前乳 癌的機率可能較低。 研究人員利用全國性的資料來記錄這項研究,研究 對象為524萬名16歲以上且接受研究前沒有癌症病史的 人。 研究對象接受平均7.5年的追蹤調查,研究期間約 16萬7000人罹患某類型癌症。(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 吳舒婷)

認知障礙 協助言語吞嚥困難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家有認知障礙症患者,隨 病情發展,言語能力會下降,吞嚥亦會有問題,日常照顧愈見困難。要幫助他們輕鬆生活,照顧者如何破解難題?今期言語治療師徐敏儀為照顧者提供實用建議。文:陳旭英 圖:張文智
  記憶與語言 息息相關
  養和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徐敏儀說(右圖),認知障礙症常見於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亦有早發病的較年輕患者,而香港的患者數字正不斷上升,故大家必須多加留意,如家人有病徵,就應及早求醫。
  「認知障礙患者其中一個明顯特徵是無法處理短期記憶,無法記住最近發生的事,語言能力下降,亦是早期患者的其中一個病徵,如確診患病,患者的認知能力將逐步下降,包括記憶、說話和溝通能力會愈來愈差。記憶與語言能力又息息相關,記憶差自然無法準確以說話表達自己,故家人應作好準備,學習理解患者所思所想及掌握溝通技巧,方便照顧患者的生活。」徐敏儀說。
  不同程度退化特徵
  徐敏儀指出,說話及溝通能力是認知功能的重要範疇,隨 病情發展,語言能力逐步下降,以下是不同程度患者的語言特徵:
  不能準確說出某些名稱(包括熟悉的人名、地名)或詞彙;說話過分重複,例如不斷查詢某家人在何處、是否已替她買了某些東西等。
  難以理解較複雜的指示,例如教他用提款卡提款就涉及多個步驟,對患者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容易忘記說話內容以致無法回應或經常離題,例如正在討論午餐吃甚麼,患者可能突然說要寫信、看電視等不關連的事。用詞空泛,例如「 」、「呢 呢」、「阿邊個」一類。
  說話雜亂無章,無法說出完整句子,對簡單的說話如「上街」、「吃飯」亦不理解,甚至只能重複別人的說話,例如問他「吃飯未」,他就回答「吃飯未」,只能用手勢、眼神或表情來表達意思,例如推開食物以示不喜歡。
  學習與患者交流
  徐敏儀說,溝通是雙方向的,即是我們要明白認知障礙症患者表達的意思外,我們亦要運用技巧令對方明白我們的意思,以下是溝通的小貼士:
  合適的環境
  例如寧靜、沒有其他噪音騷擾的地方,溝通時要靠近患者,眼望對方。如患者有視力或聽力問題,應幫其戴上眼鏡或助聽器。
  對話要自然
  以柔和的聲調望 對方說話,不應當患者是小孩看待,避免說「BB話」。
  說話簡單易明
  包括放慢速度,利用環境及物件輔助表達意思,例如指住衣服說「 衫啦」,用是非題詢問患者意見,例如「食飯定食麵」、「去唔去廁所」等。應少用開放式提問,例如「晚餐想吃甚麼?」,因患者未必能答得出。
  保持溝通興趣
  用患者熟悉的人和事來提高他的關注,例如他喜愛的粵語片明星或紅歌星、電視劇主角、劇情等。
  尊重病者感受
  要知道他們雖然未必能說出感受,但他們仍然有情緒、有感覺,故說話內容和語氣都應尊重及有禮,避免衝突。如患者不斷重複意思,都要耐心聆聽,並巧妙地轉移話題。
  吞吃問題要留神
  除了語言能力退化外,患者的吞嚥能力會受影響,到了中後期大多有進食及吞嚥困難情況出現。
  徐敏儀說,外國數字顯示,有近七成在院舍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有吞嚥困難,肺炎是引致患者死亡的其中一種高危疾病,當中三成正正是與食物「落錯格」有關。因此言語治療師會在診斷問題後,與照顧者及醫護人員合作,提供安全及有效的進食或餵食方法,例如餵食者要與患者坐在同一視平 ,面對面地餵食,避免要患者仰頭進食。這些餵食建議,目的是讓患者得到充足營養,保持健康狀態,減少吸入性肺炎、脫水及營養不良等風險。
  難題逐個拆解
  以下是徐敏儀為有不同進食及吞嚥問題患者提供的解決方法:
  1. 對於失去胃口及拒絕進食的患者,家人或照顧者可提供不同味道食物,或於餐前提供果汁、生果,輕微的酸味或可提高食欲。
  2. 對於經常忘記進食的患者,家人可調校好提示器,又或制定時間表,為患者建立定時進食的習慣。
  3. 對於食量過少的患者,家人可以少食多餐來調節,並提供營養補充劑,避免患者出現營養缺失情況。
  4. 如飲用流質食物時容易嗆喉,可諮詢言語治療師或醫生,檢查後如情況適合,可用凝固粉加入飲料中,減少嗆喉機會。
  5. 咀嚼或吞固體食物有困難,亦可諮詢言語治療師或見醫生做檢查,因應情況而建議進食合適質地如軟身、切碎或蓉狀食物。

可可含類黃酮 助扭轉記憶減退

(法新社巴黎26日電) 科學家今天發表的報告顯示,可可內含的生物活性分子,能夠大幅扭轉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減退現象。 根據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Nature Neuroscience)的研究,可可飲中富含的這種特殊成分,稱作類黃酮素(flavonoids)。 37名年齡介於50至69歲的健康志願者在3個月期間,每天飲用含有高劑量類黃酮素(900毫克)或低劑量類黃酮素(10毫克)的飲品。 科學家則透過腦部造影,測量其海馬體重要部分齒狀迴(dentate gyrus)的血量。齒狀迴主掌記憶形成,記憶表現通常會隨年齡增長而下滑。 科學家也在受測者開始飲用內含類黃酮素的飲品前後,進行記憶測試,受測者必須完成20分鐘的圖樣辨識題目,以評估齒狀迴掌控的一種記憶表現。 飲用高劑量類黃酮素的受測者,不僅記憶表現大有進展,流入齒狀迴的血量也增加。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神經學教授史莫爾(Scott Small)說:「倘若受測者在研究開始前的記憶表現如同一般60歲者,3個月後的平均表現會如同30或40歲。」 他也說,要證實這些初步發現,還需要更多努力,和更多受測者參與。(譯者:中央社劉文瑜)

研究:慢性疲勞病患大腦有異

(法新社華盛頓29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說,針對15名慢性疲勞症候群病患進行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比起健康的人,至少有3個明顯不正常之處。 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在同儕審查期刊「放射學」(Radiology)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如經證實,這些發現可能導向新的診斷方法,以治療100多萬美國人民罹患的這種疾病。 報告主要執筆人、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放射學助理教授蔡內(Michael Zeineh)說:「使用3種精密顯影技術,我們發現慢性疲勞症病患的大腦與健康者相較,至少有3個明顯的不同。」 研究人員以核磁共振掃描15名慢性疲勞症病患大腦,也掃瞄了14名年齡和性別相同的對照人員。 他們發現,慢性疲勞症病人的腦部白質略少,同時大腦右半球神經束也出現不正常。 蔡內說,對慢性疲勞病患來說,「這些差異與他們的疲累有關,神經束越不正常,疲累的情況越嚴重。(譯者:中央社羅苑韶)

美研究:西蘭花可助治療自閉症

由波士頓馬賽根兒童醫院(MassGen Hospital for Children)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專家所組成的團隊,早前完成了一個研究,並發現食用西蘭花可以有效幫助緩解自閉症的症狀,包括過度活躍症和社交障礙等。
這次研究的對象乃13至27歲患有自閉症的男性患者,研究團隊比對他們的飲食習慣,證明倘若他們每天食用蘿蔔硫素的膠囊,在短短四周後,已經會有助紓緩其症狀。而且,他們的性格會變得較為平和,社交能力也會大大提升。
由於西蘭花含有豐富的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因此,研究團隊相信它對治療自閉症,起了一個積極的作用。可是,有英國科學家對這個結論提出質疑,又指蘿蔔硫素引發的反應較為複雜,應該多作進一步研究。

骨盆底運動 防產後遺尿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都說媽媽最偉大,除了經歷懷孕期內種種不適及辛勞外,產後照顧BB勞累不堪,更可能要承受失禁或尿頻之苦。產後婦女遺尿問題很常見,只要加以適當訓練,問題能迎刃而解。今期物理治療師為各準媽媽及孕婦講解骨盆底肌肉的重要性,並教大家如何鍛煉,減少漏尿及尿頻情況。文:陳旭英 圖:黃德堅
  忽視可影響終身
  產婦遺尿的情況有幾普遍?根據國際理遺學會二○○九年資料指出,婦女在懷孕期間出現遺尿情況達32%至64%,原因是孕婦體重增加,胎兒體積有機會壓到膀胱附近組織,加上女性懷孕期間受荷爾蒙影響,容易引致骨盆底肌肉鬆弛。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郭奕桃指出:「這組肌肉其中一部分功用是承托膀胱及尿道。假若此組肌肉不能收緊尿道口,就不能發揮閉鎖功能,引致失禁或漏尿。」
  很多媽咪會在產後二至三個月後發現尿失禁有改善,因荷爾蒙慢慢回落至正常水平,同時胎兒出生後骨盆底肌肉不再受壓,故部分婦女尿失禁情況會消失,但研究數字發現,婦女產後首年有尿失禁情況仍達15%至30%。如處理不當,此情況會持續下去,終身都受影響,故應盡早向醫護人員尋求處理方法。
  肌肉組織重要性
  何解產後特別容易漏尿?首先要了解骨盆底肌肉構造。郭奕桃解釋,骨盆底肌肉是由多條肌肉組成,加上附近的筋膜層和韌帶,好像彈網般,能承托骨盆腔器官及提供完整的懸吊系統。它亦有閉鎖尿道、陰道及直腸出口的功用。
  「很多研究都發現,無論自然分娩或剖腹生產都有機會出現漏尿,以前者居多。原因是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下移時,不但會拉傷陰道或附近神經線,亦有機會拉鬆產婦的骨盆底肌肉,令膀胱或附近神經線受傷,引致膀胱、子宮以至直腸都得不到良好支撐,故產婦會間中出現失禁,或日後出現骨盆腔器官下垂。生產胎數愈多,失禁機會愈大,程度亦較嚴重。」郭奕桃說。
  加強恆常練習
  正由於骨盆底肌肉如此重要,婦女在生產後要改善或避免日後出現漏尿,就應及早進行適當的訓練,收緊骨盆底肌肉。郭奕桃指出,物理治療師會教導如何收緊及控制,預防及改善漏尿的尷尬情況,以改善生活質素。一般在醫院分娩後都會由駐院護士、助產士等教導產後護理,當中只能簡單指導收緊骨盆底肌肉,又或產婦覆診時,醫生亦會教導這項訓練。
  如何控制骨盆底肌肉?郭奕桃說,簡單而言是像忍小便一樣,初次進行時可在如廁期間,當排尿至中途時忍住,忍得到代表懂得控制骨盆底肌肉,忍尿時並開口數一至五,以免因為忍氣而用錯力,然後排清尿液。
  郭強調這方法只用作感受及掌握收緊骨盆底肌肉,並不是當作恆久訓練。如婦女經常如廁時練習,會增加患尿道炎機會。若婦女未能掌握,應由物理治療師給予意見及指導,確保用力正確。研究發現由專業人員指導,成功率達七成。
  肥胖產婦增風險
  尿失禁分為壓力性及急切性或兩者兼有,物理治療師會因應失禁種類及嚴重程度定下治療方案。
  較常見的壓力性失禁,如產婦要用力抱起嬰幼兒、咳嗽或打噴嚏時腹腔壓力增加,以及骨盆底肌肉鬆弛,引致膀胱頸阻力降低而漏尿。研究指出肥胖婦女與尿失禁有直接關係,一來盆腔壓力大,二來生產後初期仍受荷爾蒙影響,骨盆底肌肉較鬆弛,「故肥胖產婦更應及早注意問題,進行訓練及注意體重控制。如有任何疑問,應找醫生診治及物理治療師訓練。」
  另外有小部分產婦出現急切性失禁,是指膀胱儲存少量尿液時,便有急切想小便的感覺,失去控制排尿的能力。這類的處理方法是當婦女急小便時,做其他事分散注意力,例如當時正工作中,倒不如先完成案頭工作才上廁所。
  膀胱敏感引致尿頻
  產婦除了容易有漏尿問題,小部分會持續出現尿頻。如產婦有這情況,郭說會先為產婦作評估,記錄連續三天的小便時間表、次數、每次的急意、每次排出的小便量,以及每天的飲水量(包括湯、水及所有流質),以了解其尿頻嚴重程度。
  一般人每日飲八杯水,如廁四至八次,隔三至四小時去一次小便,每次排三百至四百毫升尿液,如晚上需要經常起 小便,再加上經常有急尿感覺,就有機會是尿頻,建議找醫生檢查。「但是產婦會多喝湯水,晚上亦有可能需要起 小便,更加影響睡眠質素。故此,透過骨盆底肌肉訓練加強其肌力及協調功能,幫助控制排尿,急意便會減輕,讓她們逐漸遞減小便相隔的時間,從而達到正常的小便量和次數。再配合生活習慣的改善,注意飲食習慣,包括減少飲用利尿飲品,恆常的記錄監察,可改善尿頻的情況。」郭奕桃解釋。
  儀器輔助訓練
  如婦女未能掌握像忍小便的收緊骨盆底肌肉訓練,可以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開始,以手指探入方式,幫助刺激骨盆底肌肉,確保用力正確,保證訓練效果及可靠性,亦可在治療師指導下,利用小儀器幫助訓練,將其放入陰道,然後開始肌肉訓練,如肌力運用正確便能移動儀器小棒子。郭奕桃說,這些簡單鍛煉可在家進行,每天做三次,每次做八至十下,每下忍四至五秒,逐漸遞增至八秒。
  如婦女骨盆底肌肉力量過弱,小儀器亦可連接電刺激,令訓練更有效果。如膀胱敏感情況嚴重,此小儀器亦有電刺激療程以作舒緩。
  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
  郭奕桃
  ●記錄小便次數、每次急切度和排量等,有助評估遺尿情況。
  ●以特製盛器可準確量度小便量。
  ●利用此儀器,可幫助鍛煉骨盆底肌肉。

影響發育障礙 12個基因解謎

(法新社巴黎24日電) 英國科學家今天說,他們發現與孩子發育障礙有關的12個基因,能導致心臟缺陷、癲癇和智能障礙。 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發表研究報告的作者說,他們在1133名患有嚴重、未確診疾病的兒童和他們父母的基因組中發現這12個基因。 有嚴重發育障礙的兒童高達半數沒有特定基因診斷結果,有些障礙極為罕見,症狀也因人而異。 參與這項基因研究計畫「發育障礙解碼」(Deciphering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DDD)的「維康信託基金會桑格研究院」(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透過聲明表示,這些相關基因「是研究新治療方法的起點」。 這項發現也能幫助醫生了解為什麼有些人有發育障礙的問題,並告知已經懷有患病孩子的人所能做的生育選擇。 根據「發育障礙解碼」網站,一些最常見的障礙包括發育問題、身體畸形和學習及行為問題。症狀可能包括癲癇、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身體畸形和發育遲緩。(譯者:中央社李佩珊)

細胞隨機突變 衰運為罹癌主因

(法新社邁阿密1日電) 美國研究員今天表 示,通常是細胞分裂引起隨機突變的「衰運」造成癌症 ,不是家族病史或環境因素。 刊登在2日發行的期刊「科學」( Science)、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員為首的報告,以人體組織的各種癌 症數據模型為依據。 然而這份報告沒有包括女性癌症中最常見的乳癌, 或男性癌症中僅次於皮膚癌、第2常見的癌症前列腺癌 。 他們測量的成人癌中約2/3病例可用基因隨機突變 ,刺激腫瘤生長解釋,其他1/3則是因為環境因素和遺傳基因。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腫瘤學教授沃格斯坦(Bert Vogelstein)為這份報告作者。他說 :「這份報告顯示,抽煙或其他糟糕的生活型態因素會使罹癌風險增加。」 「然而許多類型癌症的主因為癌症驅動基因突變的衰運,與生活型態和遺傳因素無關。」 他又表示,儘管某人長時間都沒有得癌症,但長期抽煙或大量曬太陽沒有「好基因」。 他說:「說實話就是他們多數人只是好運而已。」 (譯者:中央社陳昱婷)

實驗發現8類最佳減肥食物

實驗1-早餐吃雞蛋

彭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of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將實驗分為兩組,A組每天早餐為兩隻蛋、兩片白吐司和低卡路里的水果,B組是果仁、一湯匙奶油和一份脫脂乳酪。八星期後,A組平均減去 ​​約2.7公斤,比B組多減了1.5公斤,腰圍也比B組少了83%。研究員還未真正了解原因,但他們發現吃蛋當早餐,比起吃果仁的人,在之後24小時裡製造出較少的卡路里。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營養學教授Donald K. Layman說:大部份的人都在下午6點後才進食我們每天60%的蛋白質,這是不對的。應該提早進食這些蛋白質,可以減少想吃小食的慾望。他建議早餐時最少吃30克的蛋白質,而且這是個非常好的吃蛋時機。

實驗2-多吃蛋白質,雞肉、豆類和魚

營養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將實驗分為兩組,A組每天吸收120克蛋白質並正常運動,B組吸收同等熱量的高碳水化合物並正常運動。四個月後,A組平均減去 ​​約9.7公斤,比起B組多減了2.9公斤;且A組在腹部腰圍的減肥成效,明顯多於B組。這是真的嗎?營養師Joy Bauer說:比起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類食物,身體在消化蛋白質會更加倍困難,因此消耗的卡路里也較多。相對地,因為身體消化蛋白質的時間較長,因此身體擁有飽足感會更久。Journal of Nutrition研究員也發現,蛋白質可能會讓你的胃減少分泌一種使人想吃東西的荷爾蒙。也就是說,多吃蛋白質食物可以減少飢餓感與降低吃的慾望。

實驗3-餐前一碗湯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ania State University)研究指出,用餐前的一碗湯能控制你的胃口。他們將實驗分為兩組,A組在餐前喝一碗含有雞肉、椰菜花、馬鈴薯及紅蘿蔔的菜湯,B組在餐前喝一碗半同樣的菜湯。實驗結果,B組在之後的晚餐比A組少吸收20%的卡路里。這項實驗其實很易理解,就是利用低卡路里的湯水先佔滿你的胃部空間,接下來的進食就會比空腹時候來的少。。

實驗4-減肥水果,西柚和蘋果

拉瓦爾醫院研究中心實驗(Laval Hospital Research Centre at Laval University in Quebec)發現,每日三餐之前,先吃半個西柚或240ml西柚汁,三個月後,吃半個西柚平均減去1.5公斤,喝西柚汁的平均減去​​1.4公斤;如果餐前吃掉一個蘋果,則可以少吸收187卡。有些人認為減肥時應該避免吃過多水果,原因是水果含糖量其實超出我們想像。但這項研究以特定的水果和份量控制飲食,發現多吃水果的人(整個水果而非果汁),比吃很少或完全不吃水果的人,體重增加較少。因為西柚和蘋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纖維,能使你感到飽足卻不會增加很多卡路里。

實驗5-每天一杯葡萄酒

波士頓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葡萄酒除了對心臟有幫助外,還能幫助一般正常體重的女性保持體態。研究員根據12年來的長期追踪,每天喝一杯葡萄酒的女性平均增加1.5公斤,不喝酒的女性則增加了3.6公斤。科學研究認為葡萄酒的確有益健康,因為肝臟會分解酒精並提供額外的能量給心臟,假如理論成立的話,喝下一杯120卡的葡萄酒,大部分的卡路里是會被燃燒掉而不被吸收。但啤酒、烈酒並不適用,也請勿以此作為藉口,飲酒過量,並不會變的更瘦,反而更肥,並且影響健康。

實驗6-早餐穀類替代宵夜

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做了一項實驗測試,要求一群晚上愛吃宵夜的人在晚餐後90分鐘內再吃一碗未加糖的低脂牛奶​​+穀類,一個月後,他們平均減去約0.9公斤,比起正常吃宵夜的人多減0.2公斤。你可以在晚上吃一些堅果穀類(果仁),但不是一盤果仁朱古力。研究也發現,早上吃一碗高纖穀類食品亦能有效抑制食慾。

實驗7-好的脂肪和橄欖油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實驗發現,脂肪如同蛋白質能增加飽足感,愉快的飽足感會暗示我們該將小吃放下。但脂肪也有分好壞,每天攝取好的脂肪,例如:一湯匙的未加熱的橄欖油(14克),或是四分之一杯的杏仁(18克),就能達到一天所需的脂肪,不但天然又能幫助身體健康。營養學助理教授Christine L. Pelkman說:脂肪能穩定血糖,減慢血液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過程,同時達到減緩情緒波動所引起的食慾及暴食。

實驗8-高纖維全麥麵包、全麥意大利粉、穀類麥片、糙米,以及帶皮的水果

根據健康期刊Nutrition Review分析超過100個案發現,我們知道多吃含有豐富纖維類食品有益健康,卻不知道其實這類食物也能幫助減肥,甚至能在4個月內平均減去 ​​約1.8公斤。醫療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的臨床營養師主任Miriam E. Nelson說:我們每天應該吸收20-30克纖維,但大部份的人都只吸取一半。營養師Edward Saltzman更認為,進食高纖維食物能無意識地減少吃下更多食物,並幫助消化系統排毒。而被營養師認可的高纖維食品包括,全麥麵包、全麥意大利粉、穀類麥片、糙米,以及帶皮的水果。

葡萄酒也有益生菌

一項新研究發現,葡萄酒中的細菌也許對人體健康有利。西班牙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的論文中指出,從葡萄酒中分離出11種菌株,其中包括乳酪中也有的乳桿菌(Lactobacillus ),以及葡萄酒釀造過程中產生的酒球菌(Oenococcus)和片球菌(Pedicoccus)。

目前,大量研究都表明補充益生菌的最佳食品是發酵乳製品,而對(乳桿菌)益生特性的研究則較少。但是隨著世界對乳糖敏感的人越來越多,以及發酵乳製品中的膽固醇影響健康等因素,人們需要一種新的、非乳製品來源的益生菌。益生菌的主要好處可能在於維持腸道菌群健康和腸道的正常功能。此外,也有研究指出益生菌可能具有抗癌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在類似人類消化道的條件下,研究人員對葡萄酒中分離出的細菌的生存能力進行了研究。食物中的細菌只有能夠在消化道中存活,才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作用。研究人員在人工配製的胃液、膽汁和溶菌酶(人唾液中含有的一種高濃度酶,能破壞細菌細胞壁)中,對葡萄酒中細菌的生存能力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這些細菌的生存能力類似,甚至好過對人類健康有益的幾種細菌。


另外,通過體外培養的人腸道細胞,研究人員還發現葡萄酒中的細菌可以附著在腸壁上,因此這些細菌或許會產生一些有益的影響,(例如排除病原體 或者 腸道中的其它有害細菌)。此外,研究者特別提到,在葡萄酒中發現的戊糖片球菌(P. pentosaceus )CIAL-86在腸道壁上的附著能力很好,而且對大腸桿菌具有良好的殺傷力。這些從葡萄酒中分離出的乳酸菌的益生特性與其他食品中的益生菌類似,如發酵乳製品、發酵乾香腸,以及其他發酵食品,比如酸菜、橄欖、水果,穀類和魚肉等。

雖然研究者表示,這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每天喝幾杯葡萄能得到和喝酸奶同樣的健康益處。即使是適量飲用一天兩杯葡萄酒,也不能完全提供足夠的益生菌。不過,對喝葡萄酒的人總是一項好消息。

治療糖尿病新革命 SGLT2抑制劑 更有助穩定血糖



一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是透過傳統降血糖藥物控制血糖,藥物作用很多時透過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改善血糖,但胰島細胞(漜茩M)功能會因此而加速衰退,令血糖控制不佳。藥物愈食愈多,但血糖也未必有改善,最終要注射胰島素。但無論傳統藥物或胰島素注射,很多時候會引起低血糖症,嚴重者更可引致死亡。嶄新的降糖藥物SGLT2抑制劑透過腎臟從尿液排出多餘糖分,或有助改善血糖之餘,副作用更大減,有醫生建議患者應盡早使用。 
依賴胰臟降糖問題多
眾所周知,糖尿病控制不好,加上血壓高和膽固醇高,這「三高」問題往往是心血管病的元兇之一。特別是糖尿問題,更會令身體很多重要器官受到破壞,引致嚴重後果。對患者而言,當務之急當然是控制血糖,究竟有何方法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說:「要把血糖控制得好,最重要是控制飲食,加上適當運動。不過有些病人仍未能把血糖控制好,這時便需要運用藥物去輔助控制病情。」過往所有口服藥都要靠胰島細胞才能發揮功效,但當糖尿病加快胰島細胞功能退化的速度,往往只有逐漸加藥才可以控制病情。
而最令人擔心的是,當加藥幾年後再無法令胰臟分泌維持足夠胰島素,患者便需要以注射胰島素的方式控制血糖。要注意的是,胰島素注射得多,除了會令患者體重增加,還會有血糖過低等不良影響。「血糖降得太低,有機會出現低血糖症,患者會覺得很肚餓,如果不能及時進食,血糖會進一步下降,出現心跳加速、視力模糊、出汗和緊張等情況。若情況持續,患者會突然暈倒,甚至失去知覺。」血糖持續下降,亦有患者會出現抽筋和發羊吊,如得不到及時醫治,腦部缺氧,隨時有生命危險。
每日可排80克糖
可見,傳統藥物透過刺激胰島素細胞降低血糖,有機會帶來上述嚴重後果,而SGLT2(納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的出現,為糖尿病人帶來新曙光。有別於傳統降糖藥,SGLT2抑制劑透過控制腎臟對糖分的回收,從尿液排出糖分,控制病情。你可能會問糖尿病就是尿裡有太多糖,為何現時要用藥,令尿液有更多糖呢?唐俊業醫生解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數值長期升高至12-13度時,因為身體自動調節,雖然有糖分會排出尿液,但SGLT2蛋白同時亦增加對尿液糖分的回收,令血液保留更多血糖,成為血糖過高的幫兇,危害健康。」
糖尿病患者在沒有服任何藥的情況下,一日只會排出10克葡萄糖,不過當服食SGLT2抑制劑後,腎臟停止回收,並將糖分排出尿液,每日排出80克糖,即接近兩罐可樂的熱量。除直接減低血糖外,因為熱量消耗,經過12星期後,體重大約可減輕2-3公斤,對體重超標者尤其重要。
醫生建議盡早用新藥
事實上,SGLT2抑制劑可令糖化血紅素(HbA1c)、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降低,而且由於並非依靠胰島素細胞(漜茩M)發揮藥效,可和傳統降血糖藥一同使用,對改善血糖更有幫助。此外,服食SGLT2抑制劑還可把血壓的上下壓減約3度。唐醫生說:「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會特別高,威脅血管、心臟和腎的健康,SGLT2抑制劑有助降低血壓,對整體病的控制有幫助。當然血壓過高的話,就要服食血壓藥控制。」
由於這種藥不依靠胰島素細胞,不會令胰島素細胞過勞受損。即使分泌胰島素功能非常差,甚至喪失胰臟功能的患者亦可受益於透過腎臟排出多餘糖分;又因為不依靠胰島素,不會令血糖過低,所以服用後不用擔心出現低血糖症、肚餓、心跳等問題。唐醫生總結:「SGLT2抑制劑對醫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最大好處是不在乎胰臟功能,所以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使用。我認為糖尿病患者應盡早使用這種藥,因為可降低糖分之餘,亦能保護胰臟。」
副作用低
SGLT2抑制劑要靠腎臟排出糖分,如腎功能差者便要考慮其他藥物。至於副作用則相對少和輕微。唐俊業醫生說:「服食SGLT2抑制劑要小心受真菌感染,尤其是在尿道和陰道,很多時第一次服食這種藥後,尿道內的糖分會增加,提高真菌感染的機會。不過情況相當輕微,而且用簡單的治療方法便可處理。再者,情況出現一次後,一般不會再發生,相信是因為SGLT2抑制劑幫助控制血糖後,身體的免疫系統得到改善,減低了將來受真菌感染的機會。此外,如同時服用利尿藥的病人,可能有機會出現脫水或低血壓情況,請與醫生商討用藥方案。」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日快步20分鐘延壽

【綜合外電報道】多走路或有助延年益壽。英國專家分析
逾三十萬人的健康數據,發覺若每日快步行二十分鐘,早
死風險可減低一成半至三成,又估算缺乏運動比肥胖更加
具「殺傷力」,建議市民多做運動,嘗試改變生活習慣,
例如以行樓梯代替搭升降機,逐漸為健康帶來裨益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分析三十三萬四千人的數據,顯示恒常做適量運動可降低早死風險。研究人員指出,一般成年人每日快步行二十分鐘,早死風險可減少三成;肥胖人士遵從同一運動量,早死風險也有望減少一成六。專家又集中分析歐洲多達九百二十萬宗死亡個案,估計當中有三十三萬七千宗與肥胖有關,而缺乏運動導致的死亡個案更可能高達六十七萬六千宗,相信不運動較肥胖更為「攞命」。今次研究可為不願郁動、聲稱無時間運動的都市人敲起健康警號。

減心血管病風險

醫學界建議成年人每星期做一百五十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包括踩單車、跳舞、快步行等;或者七十五分鐘的劇烈運動,例如打球、跑步等。而上述研究顯示若要追求身心健康,未必一定需要千辛萬苦地操練,每日簡單由步行做起,如趁上學、上班或購物前「偷時間」行一段路,已有助減低患心血管疾病及早死的風險。有關研究已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期刊》。

Nutrition and Optimal Health Calcium and Bone Health


加醫科牙科生學額

【本報訊】本港醫護人手一向緊絀,施政報告提及將評估各醫護專業人手需要,並研究在16/17年度增加大學醫科生學額,以應付人口老化、未來新公院落成、及最快在3年後上馬的自願醫保等新增醫療服務。

憂醫學院教師不足

據悉,醫科及牙科生學額分別增加50個及20個,即16/17年度有四百七十名醫科生及73名牙科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表示歡迎,但指醫學院近年正面對教師不足問題,增加學額對聘請教師及維持教學質素具一定壓力。
陳院長指,近年不易聘請資深醫生投身教育,因醫生需同時應付診症、科研及教學,「要好有心嘅人先得」。醫學院與其他學系不同,以小班教學為主,若教師不足難以保持質素,將研究師資及軟硬件等方面的配合。他稱,解決醫生不足需從多方面入手,公院醫生流失率高也是問題之一,新增學額雖有助減輕問題,但培訓一名專科醫生需時13年,短期無法解決人手短缺情況。
對於政府也增加牙科及其他醫療專科學士學額,包括物理治療師、化驗師、視光師、藥劑師及放射治療師等,他指牙科醫生及物理治療師在公院「長期唔夠人」,增加學額有望縮短病人輪候時間。